1、医院设备科年终工作总结1 转眼就到了年末,在过去的一年里,设备科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发挥科室职能,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计量管理和网络管理及软硬件维护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第一:作好全院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一)有效地承担起全院的医疗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
2、根据公司20xx年“改革增效”要求,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设备科全体员工发挥自身积极性,热情、认真地工作,在设备基础管理、安全、维修、改造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成各项任务,有力保证了正常生产,并改善了生产环境,提高了设备维修水平。
3、加强现场设备巡检,及时消除设备工具隐患,确保设备工具良好运行。设备管理组每周五对现场设备、工具实行定期巡检,对设备、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加强检查和通报的力度,通过一系列奖惩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因使用不当和日常维护保养不及时造成的设备工具的损坏。
4、设备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平均机械台时仅为11,在6#、7#烧结机投产后,我车间设备未能正常运转,且安排两台烧结机中修,因此烧结机作业率较低,全年平均作业率仅为718%,但我们圆满完成了4#、5#烧结机的中修工程,为我车间今后生产的稳定顺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设备科工作总结1 在20xx年里,我科室在院党组和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后勤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20xx年的工作情况汇报总结如下,请领导审视: 后勤工作保障有力 在科长杨尧芝的带领下,科室成员团结协作,实干有力。 我科室秉承服务至上的理念,在任何时候都是以大局为重,以服务临床为重。
6、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机械设备个人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机械设备个人工作总结1 20XX年在路桥公司玉磨路桥项目部工作。
1、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规划和政策。第四条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3、法律分析:新增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提供保障。第五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遵循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科学监管、社会共治的原则。
4、第六十四条 从事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未按规定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备案时提供虚假资料的,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罚。
5、答案是处以违法所得13倍(含)-17倍(含)罚款,没收所有该医疗器械。因为10000元属于“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一般情形”,对应的是13倍(含)-17倍(含)罚款。 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6、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行为,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放射科教学、科研工作,对低年资医生加强临床指导。 对放射科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经常性的检查督导,随时发现医疗缺陷和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辐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院长担任辐射安全管理的最高领导,放射科负责人则作为副主任,共同构建了一个由放射科医师和放射科技师组成的强大团队,共同负责日常的辐射防护管理。正当性和防护最优化原则 在进行放射检查时,我们坚持技术的正当性和防护最优化,确保在提供清晰诊断的同时,严格控制受照剂量。
从事使用射线装置前,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领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从事许可登记范围内的放射工作。建立放射防护责任制,配备专(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建立放射工作管理档案。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要加强重点医疗机构和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放射防护管理制度,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完善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放射防护工作是医院放射科必须严格遵守的安全工作标准。以下是医院放射科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放射防护原则: 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接触时间:尽可能缩短患者在放射治疗床上的时间,以及医务人员在放射房内的暴露时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xxx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第二章 固定资产分类 第三条 固定资产的分类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单位价值在500元(含)以上(图书除外),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含)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为了优化固定资产使用,医院允许进行改建、扩建或大型修缮,这些后续支出需根据不同性质记入固定资产或相关账户。资产的管理需设立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并实行三账一卡制度,确保账实相符。大型医疗设备实行责任制,专人管理并建立详细的技术档案和使用报告制度。
医院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国家制度、规章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明确规定。大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大致总结如下:1) 需要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并设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岗位。2) 固定资产在申购、采购、验收、使用、维修、维保、报废处置、账务核销的流程要规范和完善。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核算。每年定期进行盘点、核实、对账,保证账实相符。及时处理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及时编制和报送报表。发挥固定资产应有作用。
大型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建和租赁,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经过科学论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报经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第四十六条 在建工程是指医院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按规定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
包括与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对账)。并设立固定资产管理中心(三级部门),由财务负责人、会计师、审计师等经济管理专家组成。负责起草固定资产各种管理规定及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使医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确保病人安全。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目的是确保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安全。这要求手术室的医疗设备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避免任何可能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医疗事故。 维护设备性能。管理制度的目的还包括维护手术室内各种医疗设备的性能,确保它们能够随时投入使用。
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手术是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目的最直接的就是能够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手术室的医疗设备必须保证安全,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状态,才能够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不至于因为手术器械的故障导致医疗事故的出现。
为加强医院手术安全管理,指导并规范医院手术部(室)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培植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2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规范,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手术室管理制度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要求设计合理,设备齐全,护士工作反应灵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手术室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 手术室应与手术科室相接连,还要与血库、临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 认真落实手术室护理管理规范及护理核心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确保医疗质量、护理工作及患者安全。与有关临床科室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床边X线机通电前必须首先接好地线,地线应接在地线网上。(2) 床边X线机在移动和使用过程中,严防机器强烈震动,倾斜 角度不能超过15度,移行前应将X线机球管及各种旋钮固定,避免受损。(3) 在使用中,必须先调正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示达规定 的范围。
2、这种情况应该有行李检测单位负责,他们要保证旅客物品的安全。
3、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部位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但是对于孕妇,还是有所顾忌的,对其腹部进行遮盖。于医生建议孕妇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检查,尤其是怀孕头三个月的孕妇。
4、输送机 4 安装数据 5 基本指标 6 安全使用 7 主要用途 8 维护保养 9 贮存条件 10 参数对比 原理编辑 借助于输送带将被检查行李送入X射线检查通道而完成检查的电子设备。